在阅读本文之前,诚邀您点一个关注,既方便您参与讨论,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,感谢支持!
罗布泊惊现干尸,他竟是我军英雄。
事情发生在2016年,一支探险队来到罗布泊考察,可一阵风沙过去后,沙土中却突然浮现出一具尸骸。
探险队走近一看,这具尸骸早已被风干,在尸骸附近,还散落着防风镜、报纸等物品,更离奇的是,这张旧报竟然是1960年的《洛阳日报》。
并且,干尸的身份也绝不简单,他就是失踪了57年的我军战士!
我军战士为何会在罗布泊遇害?这名战士的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?
点个关注,一起揭开罗布泊遗骸的真面目。
罗布泊的干尸
2016年10月,罗布泊地区迎来了一批神秘人,他们就是前来考察的探险队。
罗布泊被称为“生命禁区”,此地黄沙遍布,风沙频繁,更要命的是,稍不注意就会迷失方向。
古往今来,在这里遇难的人从不在少数,1980年,我国科学家彭佳木就在此地失踪。
很明显,探险队还没有意识到罗布泊的危险性,他们一心寻找楼兰古国,殊不知,一场风暴即将到来。
就在探险队往前行进时,空中突然刮起了狂风,紧接着,黄沙漫天,见状,探险队只好暂时躲在石头后面。
这阵风沙过去后,探险队这才探身前行,可还没等他们走几步,有人便发现了不对劲。
探险队前方的黄沙,似乎埋着什么东西!
探险队怀着好奇心赶忙上前,众人围拢过来,只见沙地中露出了几块布料。
起初,探险队还以为这是谁的衣物,可等他们拨开布料后,众人全都傻了眼。
这根本不是衣服,而是一具披着衣服的骸骨!
在沙地之下,正躺着一具遗骸,这具遗骸已经被风干,身上早已失去皮肉,唯一挂着的,就是几块破布。
荒地惊现遗骸,这把探险队吓得不轻,他们赶紧在尸骸边留下了标记,紧接着便拨通了报警电话。
没过多久,警方便率领小队赶到,按照探险队的标记,他们很快便找到了这具遗骸。
由于遗骸被风干,警方无法辨别其面容,为此他们打算继续调查,以此来证实遗骸的身份。
可奇怪的是,不管警方如何搜查,他们始终没找到任何证件。
最后在遗骸的衣物里,警方只找到了几件物品:
几封书信、一副防风镜、旧报纸以及手电筒。
光凭这些证物,还不足以证实遗骸身份,为此警方只好加大了调查力度。
他们一批人负责调查遗骸,另一批人,则负责查验证物。
让警方失望的是,罗布泊地区炎热干燥,再加上尸骸毫无皮肉存在,这让很难鉴定尸骸的遇害时间。
根据尸骨的磨损程度,警方只能勉强得出一个结论:
这具尸骸的死亡时间,大概在30多年前!
虽说尸骸隐藏的信息十分有限,但另一边的证物上,却大有发现。
首先是那几封书信,警方经过清理,已经能看清楚信件的大致内容。
在信件中,警方找到了几个关键词,那就是“四川”、“巴中”等字眼。
另外,在信件的末尾,还写着“父亲崇山”的字样。
警方推测,这些书信正是写给父亲的家信,根据内容来看,信件主人,也就是这具遗骸,很可能是四川巴中人。
有了新发现后,警方开始组织人马赶赴巴中,他们要尽快找出遗骸的真实身份。
而剩下的警员,将继续对其他证物进行考察。
很快,警方这边又有了新发现。
那张旧报纸经过清理,上面的字迹依稀可见,其中最醒目的四个大字,正是“洛阳日报”。
在《洛阳日报》下边,还刊登着一条显眼的信息:
二届人大首次会议隆重开幕!
要知道,第二届人大会议的时间是1959年,也就是说,这份报纸的年限很可能在1959年左右。
果不其然,经过仔细查看,警方终于找到了报纸的时间——1960年。
报纸虽已被调查清楚,但这根本不足以证实遗骸的身份,就在线索中断的时候,一个新发现打破了僵局。
干尸的身份
2016年,罗布泊惊现一具干尸,他竟是失踪了56年的我军战士!
警方发现干尸后,并没有立马查清尸骸的身份。
从尸骸随身携带的《洛阳日报》上,只能看出报纸的时间年限。
根据这条线索,警方推测,既然尸骸带着洛阳的地方报纸,那么这具尸骸很可能去过洛阳。
再加上《洛阳日报》的时间,这是不是意味着,尸骸正是在1960年遇害?
罗布泊
为了证实这种猜测,警方立马赶到洛阳调查,从1960年一直查到2016年,在一众失踪人口中,警方并没有找到符合遗骸身份的人。
报纸提供的信息有限,警方便只能调查其他证物。
手电筒、防风镜,从这两件证物中不难看出,尸骸主人显然是有备而来,并且,这具尸骸极有可能是来罗布泊进行探险考察。
果不其然,根据两件证物的制作工艺,警方很快便证实,这是探险专用的装备!
本以为有了新发现后,尸骸的身份会水落石出,可不管警方如何调查,洛阳地区都没有探险失踪人口,就连罗布泊地区的探险人员,也没有符合尸骸身份的。
接连碰壁让案件陷入了僵局,警方眉头紧皱,眼看尸骸身份成谜,就在这个节骨眼上,四川巴中传来了新消息。
原来,警方来到四川巴中后,他们首先访问了本地公安,在档案里,他们查阅了从1959年到2016年的人口,虽然没有找到符合尸骸条件的,但他们却注意到了一个李姓失踪人口。
此人名叫李中华,他失踪于1959年,在李中华的亲属一栏,赫然写着“父亲李崇山”5个字。
其中,“崇山”二字刚好和家信落款吻合。
时间刚好对得上,再加上信件上的字样也完全符合,很明显,这具尸骸极有可能就是李中华。
获得新线索后,警方原本想找李中华的父亲证实,但事情已经过去50多年,李崇山早已去世。
好在李中华的妻儿还在世,根据资料记载,李中华的妻子名叫邓光明,紧接着,警方便找到邓光明进行查实。
此时的邓光明已经是个老太太,在听到警方找到丈夫后,她的第一反应竟然不是激动,而是生气。
据邓光明所说,李中华在1959年突然失踪,失踪前也没有通知自己和子女,在此之后,李中华便像人间蒸发似的,毫无踪迹。
当时街头巷尾都在传言,李中华抛妻弃子,去外地吃香喝辣。正是因为这些流言,邓光明才会在心里埋怨李中华。
李中华
眼看邓光明情绪越来越激动,警方只好安慰起了对方,根据法医的检测结果,李中华的遇害时间刚好是1960年。
也就是说,失踪仅仅一年,李中华便死在了罗布泊。很明显,李中华并没有抛妻弃子过上好日子,他似乎是不告而别,转而去了罗布泊进行考察。
可李中华为何要离开家人去罗布泊呢?
为何弄清楚这个问题,警方只好再一次询问起了邓光明。
可谁也没想到的是,在邓光明的口中,警方竟然得知了一条惊人的消息:
李中华竟然是我军战士,早在1951年,李中华还参加过抗美援朝!
随着邓光明的回忆,李中华的生平经历也逐渐浮出水面。
1931年,李中华出生在四川巴中,虽说李中华家里过得穷,但父亲从小便培养李中华要爱国,从他的名字就可以看出,李中华是个根正苗红的小伙子。
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,李中华和妻子邓光明完婚。然而,李中华还没过过几天好日子,战争便正式打响。
李中华一心报国,因此,在1950年的招兵中,他主动加入了志愿军队伍。
随后1951年,李中华跟着大部队去到了战场,临走之前,李中华信心满满。
可谁也没想到,这个获得过二等功的英雄,竟然会被敌军打成残疾。
也正是因为这次负伤,李中华后来才会在罗布泊遇害。
消失的57年
2016年,一具遗骸出现在罗布泊,他竟是失踪50多年的我军战士。
我军战士为何会出现在罗布泊,这还得从李中华参军说起。
1951年,李中华跟随志愿军作战,可他刚拿下二等功后不久,在一次伏击中,他便被子弹击中。
敌军的子弹直接穿过李中华的小腿,为了不耽误战机,李中华并没有第一时间报备。
直到作战结束,李中华才被抬进医务室,只可惜,此时接受治疗的效果早已大打折扣。
送医不及时,再加上医疗水平有限,最终李中华的小腿失去了知觉,自此,李中华彻底成了一个残疾人。
好在战争即将结束,李中华已经不需要上战场拼杀,为此,部队将李中华送回了四川巴中。
对于一个残疾的战士,本来部队是要安排工作的,但由于事务繁忙,这事被耽搁下来,最后李中华只能勉强去到纺织厂工作。
在纺织厂工作虽然轻松,但每个月的收入实在太小,这点工钱,根本不足以养活一家人。
在此期间,李中华不止一次打算过,他要重新找工作,只有这样,才能养活妻女。
只可惜,李中华双腿行动不便,并没有哪家大工厂愿意收留李中华。
到了1958年,李中华的机会来了,这一年他受到部队的号召。
原来,贵州正准备修铁路,而部队通知李中华,正是推荐他过去任职。
李中华收到信件后十分兴奋,他一边告诉家人一边收拾包袱,在父亲和妻子的期待中,李中华正式出发。
临行前,李中华告诉家人,自己将在1959年回家探望。为了和家人保持联系,在贵州工作的时候,李中华总会寄信到家里来。
可就在1959年,李中华却突然寄了一封奇怪的信过来,信中是一大笔钱,李中华表示,自己找到了更好的工作,这笔钱就是攒下来给家人开销的。
收到李中华的家信后,全家人都很高兴,为了鼓励李中华,父亲李崇山立马便回了一封信。
可大半年过去,这封信却石沉大海,李中华那边一句回复都没有,到了年底,李中华说好的回家看望,也没有兑现。
一切都随着那笔钱中断,李中华和家人彻底失联。
李中华失踪后,父亲尝试着找人,可不管他如何寻找,李中华仿佛凭空消失一般无影无踪。
直到父亲去世,他都没能找到李中华。
剩下李中华的妻子,她开始整日活在流言里,街头巷尾都在流传,说是李中华抛弃家人,去外地打工享福。
在流言声中,妻子只能带着孩子独自生活。
从1959年到2016年,整整57年过去,2016年12月,妻子终于得到了李中华的消息。
只不过,此时的李中华早已成了一具尸骨。
根据妻子的回忆,警方综合了所有线索,最后他们做出了一个推测:
李中华的确在贵州工作过,但在工作期间,他被派到新疆进行考察。
而此次考察的去处,正是“生命禁区”罗布泊!
李中华之所以没有通知家人,是因为这是一次绝密计划,李中华将和曾经的战友一起,在这里进行核试验任务。
保险起见,李中华只告诉家人,自己换了工作,但具体到哪里工作,做了什么,他一句话也没说。
李中华本想在新疆干出一番事业,可他没想到,罗布泊地区气候恶劣,在一次外出作业中,他不幸和队友走散。
更要命的是,李中华的腿伤复发,在漫天风沙中,李中华没有水源和食物补给,他无法和队伍汇合,也无法走出罗布泊,就这样,李中华倒在了沙地里。
李中华的护目镜
当然,这种说法只是警方的猜测,时间已经过去50多年,和李中华有联系的战友,几乎全都去世。
当年李中华究竟在罗布泊遇到了什么,恐怕就只有他本人清楚了。
说到这里,西橙也送大家一首打油诗:
三尺微命犹报国,一朝军令五十载。
大漠埋尸无人问,枯骨原是英雄魂。
邓光明李中华遗骸罗布泊尸骸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